混凝土及砂石骨料行業 發展前路應何去何從
河砂被稱之為軟黃金,但是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天然砂河砂已近枯竭,在這巨大的供給缺口下,機制砂成為被業內普遍認同的河砂替代品。然而,高品質機制砂及混凝土的市場推廣和應用困難重重,發展模式的轉型創新和技術質量升級成為混凝土和砂石骨料生產企業及市場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
機制砂推廣勢在必行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源材料,發展到現在已有將近200年歷史,目前已經成為全世界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建筑工程材料。據統計,2014年我國混凝土產量將近40億立方米,占全球混凝土產量的50%多,而砂石骨料占混凝土質量的70%-80%。經粗略計算,混凝土和砂漿消耗的水泥、砂石和淡水資源(不含養護和施工用水)將近20億噸、100億噸和10億噸!據專家測算,我國可開采的石灰石等資源將在三十年內消耗殆盡。
砂石骨料作為混凝土組成的主要材料,近年來在大力推動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砂石骨料的用量也隨之快速增長。據統計,2014年全年砂石骨料市場需求量約140億噸。隨著建筑業發展和對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視,建筑市場用砂數量越來越大,質量上要求越來越高,能滿足其要求的天然砂石數量卻越來越少。
為保護日益枯竭的河砂資源,避免過度開采、濫采,影響生態以及江河防洪堤、航運和橋梁使用安全,同時也為了補充砂石市場的剛性需求,機制砂石成為建筑用砂的首選。
傳統落后的砂石生產方式早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砂石骨料行業從產業源頭、生產方式、生產規模、產品質量、經營方式、節能環保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砂石產業到了必須科學發展、技術化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機制砂行業規?;?、現代化的發展方式已成定局。
高性能混凝土、機制砂建筑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作為綠色建材,高性能混凝土以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和使用對混凝土性能的特定要求為總體目標,選用優質原材料,合理摻加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采用較低水膠比并優化配合比,在耐久、施工、環保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近年來品質和環保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共識和方向,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和大力推廣,對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推進混凝土結構調整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也因此成為建筑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及質量提升的重中之重。
但由于我國混凝土行業的生產和施工比較粗放,加上設計、施工和監督等行業分割和一定程度上的缺位,造成目前我國混凝土行業尚存在眾多問題:如砂石原材料質量差、強度等級偏低、產能嚴重過剩、技術研究滯后、質量通病多、行業多頭管理、過程監督不到位、進入門檻低、混凝土技術相當人才緊缺等。
且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縮減與混凝土行業產能過剩、產業政策導向明確,與行業增長方式粗放的雙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混凝土行業的壯大和發展。品質和環保逐漸成為行業的共識和方向,因此預拌混凝土企業只有走轉型升級的路子,從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從單一化向產業化延伸,積極推廣、大力發展安全、低碳、環保高性能混凝土,以化解當前的產能過剩和行業危機。由于對高性能混凝土認識不足、基礎研究滯后,基本概念不統一,以及評價體系尚未建立等原因,致使高性能混凝土應用還不廣泛。如何讓行業內的企業都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生產,就是現階段的重要責任。
全文轉自:中國建材網
四川恒源商品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
Sichuan Hengyuan concrete product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ww.wedrawstuff.com